首页

丝袜女王调教男奴与足交

时间:2025-05-25 15:23:58 作者:习言道丨习近平拦下的半碗剩饭 浏览量:81574

  中新网5月25日电 题:习近平拦下的半碗剩饭

  “我们都当过农民,应该都知道,一粒米就是一滴农民的血汗,不容易啊!”

  上世纪90年代,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,曾因半碗剩饭与秘书陈承茂展开了一场“谈心”。

  那是一个周日的早上,因为上午要加班,陈承茂就到习近平同志家和他一起吃早饭。他们煮的是稀饭,两人各吃完一碗后,锅里还剩了大半碗稀饭。

  收拾餐桌时,陈承茂不经意地把锅里的剩饭端起来,往厨房方向走去。习近平同志见状马上问:“你要干嘛?要倒掉吗?”

  “我们每天端起饭碗,就要敬畏农民的劳动”“也许你今天把这半碗稀饭倒了,别人也不知道。但是,我们敬畏的事情,别人不知道我们就可以做吗”……习近平同志这样对陈承茂说,他还当即表示,中午不去吃工作餐了,回来再添把米,把剩下的这点饭吃掉。

  经历过穷苦日子,从“吃不饱、饿肚子”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同志,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本色。

  在河北正定,他把一间平房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,一条用旧衣服拼接成的褥子补丁摞补丁,还舍不得扔;在福建宁德,他要求办公室、宿舍不做一点翻新装修,一辆有着十多万公里里程的上海牌老轿车陪着他跑遍闽东大地;在浙江,他要求改进和规范公务接待,不得搞层层陪同,推行自助餐或者便餐、快餐;在上海,他强调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、权力关、社会关、亲属关、生活关这“五关”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厉行节俭。到河北调研时,吃的是大盆菜;在视察内蒙古边防哨所时,与边防战士一同拿着餐盘排队取餐;回陕北梁家河,在老支书家与大伙一起吃家常便饭,执意交上餐费;对于出国访问,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团饭店入住天数,能省则省,不要浪费,住地不要豪华。

  “过去穷,问吃饭了没有,都是问喝汤了没有?吃不了几顿干的。”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,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,习近平总书记忆起往昔。

  他继续说道:“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。我家里到现在啊,盛在碗里的,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。”

  勤俭之风,从习惯中养成,习惯始于生活点滴。对于作风建设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重在抓细节,必须环环抓”。他勉励领导干部,“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、规范自己”。

  “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起步的。”

  “有的人认为,吃吃饭、喝喝酒是人情世故,觉得抹不开面子。有什么抹不开面子的?是遵规守纪重要,还是人情往来重要?”

  “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。”

  这些重要论述,鞭辟入里,语重心长。

  近日,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,党中央对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作了修订,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。

  “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,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。”5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,“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、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”。

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|总策划:俞岚

  |策划:吴庆才

  |统筹:马学玲 阚枫

  |执笔:袁秀月

  |校对:孙静波

  |视觉:雷宇竺

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马英九和台湾青年登长城同唱《长城谣》

合作区战略定位特殊,区内实施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(下称“四共”)新体制,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大重要平台中,合作力度最大、创新突破最显著的探索实践。

【何以中国•运载千秋】遇见大运河丨流淌千年的科技智慧

其实,这是石练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举措,通过以物易物方式将秸秆集中回收,并在相关体系和机制的运行保障下吃“秆”榨尽、变废为宝。目前,该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8%,其中秸秆离田利用率达40%以上。

面对时代之问 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答案

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表现平稳,货物贸易和证券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。2月,剔除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后,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日均净流入规模同比增长3%,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。同时,2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11亿美元,继续处于较高水平;外资投资境内股票总体转为净增持,体现外资投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稳中有升。王春英表示,在经济基本面以及政策面、市场面等有利因素支撑下,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。

【两会30秒】尹艳林谈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新引擎

王毅表示,作为博鳌亚洲论坛东道国,中方将继续支持论坛立足亚洲、胸怀世界、促进合作、引领方向,为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,并预祝圆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。

习近平:中孟两国树立了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 互利合作的典范

“竞技体育不能拔苗助长。”黄海宏坦言,既要给队员逐步成长的时间,也要合理倾注资源帮助她们少走弯路。2022年成为“20班”教练后,郑云龙体会到训练保障和训练方式的新变化,即便他才22岁,“我们练的时候场地没那么标准,滑雪器材也是比较老的材质,板底不如现在的光滑,毛毛的,滑起来一停一停的”。他站在“十四冬”赛场边上指挥选手,若不是新冠疫情推迟了比赛,他的舞台本应是赛道——当时他已经拿到“十四冬”的比赛资格,但赛事延期4年,最终他因伤在2021年退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